B体育-捷克与斯洛伐克交战,谁能成为胜者?

admin 3个月前 (09-21) 阅读数 50 #中超

  一提起捷克捷克与斯洛伐克交战,谁能成为胜者?,就想起儿时熟悉捷克与斯洛伐克交战,谁能成为胜者?的动画片《鼹鼠的故事》,简洁明了的画面刻画出一个乐观向上不失风趣的民族的精神面貌。及至渐渐年长,卡夫卡,米兰昆德拉,哈谢克,斯美塔那这些艺术大师之一进入视野,《变形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好兵帅克》,《沃尔塔瓦河》这些艺术作品无一不是可以列入世界艺术殿堂的名器,时尚界的“波西米亚风”更是风靡全球……然而,这样的一个民族造起坦克来又当如何呢?答案是毫不含糊。

  前言

  捷克民族的历史要追溯到公元7世纪,623年,西迁的斯拉夫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斯拉夫人国家,而作为西斯拉夫人的一支,大摩拉维亚帝国曾经的辉煌,从此成为生活在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捷克人最为深刻的历史记忆。不过,此后经历了千年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捷克人受日耳曼文化的影响日益深刻,以至到了18世纪,无论是从生活习惯、语言文化还是思维方式来看,捷克人已经成了日耳曼化的斯拉夫人------能喝啤酒,也能造机器。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机器人(Robot)这个单词才会首次从一位捷克作家的笔下出现-----对于机械的感悟已经深入了每一个捷克人的内心。

  世界第3大坦克生产国的“根基”

  在全世界的主要坦克生产国中,捷克从来不是一个默默无闻之辈,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甚至以世界第3大坦克生产国著称于世。然而小小的捷克如何能列位一个主要坦克生产国?其工业立国的“根基”又是自何而来,却是必须弄清楚的。捷克在17世纪便逐渐崛起为奥匈帝国最重要的工业行省,自有独到的先天优势。工业需要大量的矿产、土地、煤炭、水源、道路的支持。奥匈帝国统治区域虽然比较大,但情况很复杂。南部匈牙利地区是传统农业区,封建贵族的实力很强大,取得土地很不容易。东部地区是山区,交通不便。南部威尼斯地区是意大利人的地盘,奥匈帝国面对意大利的统一要求也不敢在威尼斯投入太多资金。因此奥匈帝国的工业区就只能放在西部奥地利地区和北部捷克斯洛伐克地区。奥地利地区虽然有平原,但缺乏矿产,而且有阿尔卑斯山脉阻隔,和有传统贸易关系的德意志各邦国的交通状况不好。相比之下,捷克斯洛伐克地区有平原可以建工厂,有矿产煤炭,与北方德意志各邦国的交通也很便利,因此奥匈帝国将工业资源主要投向捷克也就不足为奇。

  奥匈帝国为捷克的工业化打下了牢固根基,及至一战爆发,一个未来举足轻重的中欧工业强国已经呼之欲出了。一战的结局毫不出人意料,但等到了真正面临肢解奥匈帝国的和会上,西方大国却又纷纷犹豫起来。幸好,从遥远的海参崴传来消息,被苏俄流放的捷克斯洛伐克海外军团战士,为了回到自己的新祖国,毅然跋涉5千英里,横穿整个欧亚大陆腹地,上演了一出万里西归的英雄传奇。此举不仅感动了世界,更重要是感动了美国。威尔逊总统率先承认了新建的捷克斯洛伐克为一个独立的共和国。此例一开,欧陆各国纷纷跟进,捷克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建国理想。由于继承了奥匈帝国丰厚的工业资源遗产,独立后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很快以工业作为立国之本(1918年,一个全新的民族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在欧洲中部诞生伊始,它便继承了奥匈帝国24%的人口、21%的领土,更重要的是还继承了帝国80%的工业生产能力)。经过战后十几年的历精图治。及至1937年,捷克斯洛伐克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第十大工业国,工业产值占世界的1.B体育78%,人民生活水平高居世界第四,而且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尤其发达-----向国外出口品质优良的坦克,成为了当时捷克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可以说,捷克人的富裕生活,正是通过向“别人”出售机枪、坦克、大炮换来的。

  不算成功的尝试----KH-50/60/70轮履两用坦克

捷克与斯洛伐克交战,谁能成为胜者?

  

  布拉卡MT轻型坦克

  捷克虽非“坦克”发明国,但由于重工业基础深厚,且自成体系,造起坦克来自然毫无困难。1922年,为满足捷克国防的需求,布拉卡(Praga)公司率先推出了仿自雷诺FT-17的布拉卡MT型轻型坦克。然而,捷克军方对布拉卡MT低劣的性能不感兴趣。此后,布拉卡(Praga)公司虽然又推出了改进型布拉卡(Praga)YHN ------重约7吨,装甲15-12mm,主炮为一门维克斯60MM炮,发动机为55马力的布拉卡N V4发动机,最大公路速度达25KM/H。然而由于设计仍然较为陈旧,没能脱离FT-17 的影子,所以也未获军方订单。作为对FT-17仿制“失败”的一种反思,当1923年为了拓展海外市场,捷克庞大的军火工业开始认真打算制造坦克时,一上来便出手不凡------目标直指技术难度最大的轮履两用坦克。由于当时工业水平所限,各国生产的坦克履带可靠性差、寿命短,所以在人们的想像中,如果坦克能够轮履两用便不存在这个问题-----在条件允许下,轮履两用坦克可以拆掉履带,以负重轮行驶。捷克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作的。

  

  

  斯科达KH-50轮履两用坦克样车

  

  斯科达KH-60轮履两用坦克样车

  

  斯科达KH-70轮履两用坦克样车

  1924年两辆被称为KH-50的原型车在斯科达兵工厂建造完成。车体基本上是用钢板铆在一起的盒子状,前部略微向后倾斜。唯一的武器是单人炮塔内的一挺机枪或是一门步兵炮。对该车的测试后发现其其实际应用起来很麻烦。从车轮模式转换到履带模式相对容易,只要将轮子慢慢升起,让原先悬空的履带慢慢落地就可以,10分钟就搞定(实际也够长的,莫非是靠手摇?)。而从履带模式转换到车轮模式却十分麻烦,因为车轮的悬挂系统设计得强度不足,无力将坦克车身连带履带抬离地面。要想完成转换则首先要将坦克开到两道和履带同宽的平行斜坡上,再将车轮降下但悬空着不接触地面,之后再倒车直到车轮接触地面为止。如此的转换方式麻烦无比。如果是在战场上,找到现成的两道斜坡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其底盘过于复杂而容易出现机械故障或者外力损坏。所以,两辆KH-50原型车制造出来后,无论是捷克军方还是外国买家都态度冷漠。虽然此后斯科达兵工厂在KH-50的基础上,提高发动机功率并加强装甲防护,又制造出两辆改进型的KH-60和一辆KH-70原型车,但终究因无人问津而不了了之。

  渐入佳境----从“山寨”开始

  

  被纳粹缴获的LT-33超轻型坦克

  虽然KH-50/60/70的轮履两用方案毋庸质疑是失败了,但捷克的军火巨头们却坚信生产坦克将会带来比大炮更为丰厚的利润,所以向国际市场推出能够热销的坦克产品成为几家捷克军工企业的“热门”。当然,考虑到生产履带装甲战斗车辆的经验较为有限,经历了KH-50/60/70的挫折后,捷克工程师们谨慎了许多,将目光开始聚焦在目前国际市场上某些“热销产品”,希望借此获得些许灵感。在这种情况下,大名鼎鼎的英国“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进入了他们的视野。1925-1928年间,约翰.卡登和薇薇安.洛伊德设计了大量的单人或是双人“轻型装甲战斗车辆”,这些设计后来被统称为“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并成为包括波兰在内其他国家设计类似车辆的参考蓝本(值得注意的是,将这类单人或是双人“轻型装甲战斗车辆”,称为“超轻型坦克”其实并不妥当。因为按照当年约翰.卡登和薇薇安.洛伊德的设计意图,这类车辆主要是用来在战场上运载1、2名士兵以及一挺机枪,并提供必要的装甲防护,实际上是介于轮式装甲车与“真坦克”之间的一种“东西”,无论是作战用途、价格还是大小都是如此,以至于被戏称为“tankettes”,既大致相当于“准坦克”的意思。不过,今天的汉语中并没有严格对应“tankettes”的词语,因此被称为“超轻型坦克”也就勉强合适了)。

  

捷克与斯洛伐克交战,谁能成为胜者?

  保存在英国博文顿坦克博物馆(Bovington Tank Museum)的“卡登.洛伊德”MK VI

  在一系列“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中,最为成功的要数1928年出现的MK VI型(此时,约翰.卡登和薇薇安.洛伊德两人的卡登-罗伊德拖拉机公司连同坦克设计,都被著名军火制造商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收购,二人也成为该公司的设计师)。为了向和平年代手头并不宽裕的军方大量推销,MK VI在设计上采用了彻底的“简约”风格-----不但车体采用毫无遮拦的“敞开式”结构,全部两名乘员的主要军械只有一挺英军制式维克斯7.7mm水冷机枪(外置于车体的活动式枪轴上),动力和行动部分的部件也尽量取自廉价的民用车辆,以求进一步降低成本(如22.5马力发动机就取自著名的“福特T型”轿车----这种最为大众化的廉价民用轿车在当时的地位,类似于今天的比亚迪F0)。至于其改进型MKVIb虽然要略为复杂一些,重新设计了车体和半封闭式的战斗舱(侧面的较小的垂直护板改为更高大的梯形护板,两个独立的护罩被一个大号护罩所取代以将作战仓完全封闭),但整体上仍然没有改变简单廉价这样一个最基本的设计意图。

为方便管理,请您先添加【发动机小编】为好友,由小编拉您进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